李青山 发表于 2023-12-24 09:34:08

掌握经络就掌握了治病大法

掌握经络就掌握了治病大法(一)经络就像是一份立体图纸,在图纸上面详细勾画出,人体的五脏六腑,通往脏腑的十二经络,经络之间的交汇点,而且穴位通过其名称,证明调整气血的功用,以及运转过程中易出现的故障,等等。当你读懂这张设计图,了解人体的大概情况,明确阴阳属性,五行之间的关系,说明已经入门了。治病是研究人体科学的一种方法,我们常说看病,是指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和对症治疗,诊断是治疗的前提,什么是正确的诊断?是大家关切的问题,也是看病的难点。现在到西医院看病,不论何种病症,化验、XT等,各种检查一大堆,然后,根据检查得出的结论,不论病因均按症治疗,痛症是止痛药,炎症是抗炎药,血压高降压,血糖高降糖,出现异物手术。医学这么发达,仍然是处在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的阶段,结果疾病越治越重,老病治后新病又出现,疫情的这些年,害死不少人,暴露了西医的弱点,这就是当前西医的治病模式。 医学没有国界,西方的有识之士,也看中了化学药剂,为人体带来的危害,大量引进中医的治病方略,然后,将炮制的中成药,又高价卖回我国,说明了什么呢?只有中医药,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治病作用。所以,从长远观点上看,西医治病是要命,中医治病是救命。几百年前,由于西药的进入,逐渐占领医药市场,人们一出现病情,就挤向西医院,问病、打针、吃药,医疗界的无能,国民的无知,看西医的多于中医,致使身体每况愈下。中医看病历经几千年,仅凭三指查病,通过望闻问切,没有化验,没有XT,行走于民间,解除病痛之苦。在历史的不同时期,也经历过疫情瘟疫,疑难杂症,通过中国功夫,都一一被击破。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,确产生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大家,著书立传世后人。中医医学运行几千年,经医学圣人的不断完善,产生一套完整的治病方法,——内治法和外治法。内治是以草药为主,外治是以经络、经筋为主,这些独具特色的方法,尤其是抗疫过程中,已彰显出中医药的魅力,也受到国外医学人士的青睐。中医学区别其他医学,经久而不衰的根本原因,是坚持人体的“整体观”,在临床上从人体的整体出发,坚持五脏辨证、坚持阴阳辨证。人体是由五脏构成,一切病症的产生,都不会脱离五脏,如果离开五脏,必将成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,所以,患病病症可有千万种,但究其主病病因,都来于五脏之中。中医学不是不可知,只要了解脏腑的构造、功能,熟知经络这张图,掌握一定方法,就可以自我治病了。中医外治法比中医内治法,有更大的优越性,下面透过一些常见病症,破解经络是如何治病的。1、心脏。“心为君主之官”,是人体的重要器官,“心主血脉”是心的主要功能。心主全身血液和脉管,供血总的泵站,人体一旦供血失调,就要影响身体的健康。平时出现的头晕,就是心脏供血不足所致,如果心脏供血过度,血压就会升高,出现“心性高血压”,不治疗心脏,消除瘀滞,血压不会平稳。维持心脏生理功能的,有心经、小肠经、心包经、三焦经四条经络,从手到胳膊、脸部,心脏患病影响经络,经络有病也反作用于心脏。心与小肠互为表里,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。小肠经、三焦经通到眼,心脏有病可造成眼珠子痛、眼眶干涩,头痛;心脏有病,心火下移到小肠,可出现呕、吐,大便干燥;心脏有病,影响两臂气血循环,可出现手麻、胳膊麻;心脏有病,可影响后背气血循环,出现后背胀痛,而且牵涉到脊柱侧弯,出现腰痛,骶骨痛。心房肽是一种抗癌的物质,只产生于心房之中,心脏健康决定心房肽的含量。人体的肿瘤、结节等,都是代谢不走的垃圾,心房肽是心脏独有的物质,经常保持心脏经络的疏通,可防止肿瘤、肿块、结节的生成,这个伟大的任务,只有经络才能圆满完成。2、肝脏。“主疏泄”,“藏血”,是肝的两大功能。肝气具有疏通、畅达全身气机,进而调畅全身气血津液运行的输布、脾胃之气的升降、胆汁的分泌排泄,以及情志活动等作用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,表现为气机的调畅,肝气疏泄,气机调畅,血液就会运行到全身,使血液循环保持通利状态。肝疏泄失调,会导致肝气郁结,痰瘀痹阻,气血不畅,清阳之气受到阻力,脉络失养导致痰阻脑脉,产生脑血栓;五脏失和,肝阳上亢,可导致易怒,出现“肝性高血压”;肝血不足,肝不藏血,出现眼部干涩,视物不清,头晕;女子以血为本,肝藏血充足,冲脉血液充盛,是月经正常的重要保证,故我们常说“女子以肝为先天”。疏泄功能障碍,气机失于调畅,可出现月经不调,痛经,带血不走,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。肝经从足到胸,与之互为表里的胆经,从头循行到足。肝经运行至癫顶,胆经运行到头的两侧,肝经运行受阻可出现癫顶头痛,胆经运行受阻,可出现偏头痛。肝经、胆经均从两肋通过,经络运行受阻,气血瘀滞,可出现两肋胀满,肋间神经痛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掌握经络就掌握了治病大法